■记者 张依璐 通讯员 周丽妹
本报讯 “晚上回家发现家门口的路灯时暗时亮,能否帮助解决?”“秋收季节,村里的秸秆堆积未及时清理,我们有拖拉机可以帮助搬运。”新湾街道共建村党委以“乡里乡亲一家人”为理念,聚焦民生问题,推动网格自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截至目前,通过网格议事已解决30余件流动人员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村党委采取“一网通管”“一格多员”的方式,构建一支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同乡代表、网格骨干共同参与的四方议事团,按照“日常了解、节点考察、集中讨论”的模式,每周四在盛陵湾凉亭开展第三网格议事活动,从不同维度探讨问题、收集建议。众人称赞的“暖心邻”党群服务项目便由此创建。
村党委注重借“外智”融“外力”,建立“线上反映交流群”,实时了解村中大情小事。同时,抓好“内服”“外调”,组织“线下情报小分队”,通过开展实地走访、填写调查问卷、列举需求清单,在衣食住行方面为居民和外来人员提供便利。“这几天我和附近的房东邻居聊天,发现一些租客在家待业,有没有就业渠道可以帮帮他们?”根据村民的反映,网格议事团在议事结束后将情况反馈给村党委,村党委商议后立即联系村属企业,通过前期排摸人员情况,组织招聘会,企业和劳动力“双向奔赴”实现共赢。
“建议就近设立共享车位,有效缓解租客停车难。”“十几米外就有个停车场,可大家还是随意停在路边,建议加大对文明停车的宣传力度……”在盛陵湾网格议事亭中,网格分队经过议论商讨后达成共识,由村党委统筹安排,网格跟进落实,形成工作闭环,真正办好惠民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