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钱塘 奉献亚运”系列报道之四 亚运“汇” 亚运“成” 钱塘有情 我的亚运梦 2023年03月08日  

  讲述人——大学生志愿者贺馨逸:

  亚运“青荷”  书写青春“最强音”

  ■记者  蔡依卢

  我们总希望自己的青春是多彩的,是有意义且值得纪念的。那么我想,没有什么样的故事比得上和一场盛会相约更值得留在记忆中。

  我叫贺馨逸,来自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一名杭州亚运会拟录用志愿者。平日里,小伙伴们会亲切地称呼彼此为“小青荷预备役”。此前的我,从来没有想象过自己能和“亚运”两个字这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学校官网的一则通知——亚运志愿者招募。也许是有一种使命在召唤,我第一时间报了名。

  线上考试、线下面试,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可以说经过了“层层厮杀”。我喜欢通过互联网了解这个难关,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软件:小红书、知乎、豆瓣……还咨询了许多已经通过面试的同学。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打开杭州亚运会的官网,看着设计感十足的亚运标志,内心充满了渴望——我希望自己可以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比赛中,发挥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青春镌刻在杭州。很幸运,因为准备充分,我成功通过了的面试。

  在学习与志愿者培训的平衡中,偶尔也会遇到压力和挫折。面对这样一场国际性的盛会,我深知自己的面貌代表了杭州,甚至是中国的形象,哪怕只是小小的失误,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样的压力给我带来了动力,我总是不停地告诉自己:机会难得,努力再努力。我和小伙伴们,就像是扎根在泥土和水分中的一株“青荷”,努力汲取着养分。平日里,除了学校安排的课程培训外,我还会主动了解一些优秀志愿者案例,“榜样的力量”对我鼓舞很大。还记得我在与一名G20峰会的优秀志愿者代表交流时,她特别自信且骄傲地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那一刻,我深受触动,我希望自己也能够利用专业优势,向世界友人展现中国的青年风采。

  201、200……我在自己的手机屏幕上,特意设置了一块“亚运倒计时”计数。这学期,我也给自己列出了新的计划:我要继续学习杭州亚运会的知识,扩充亚运会的知识面,以备不时之需;同时提高我的多方面素质能力,学习沟通的艺术;我还会多参与大型活动的策划排练,锻炼自己的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当然英语口语的锻炼也必须列上日程。

  钱塘江潮涌,亚运青春行。待到九月,我将以最好的姿态迎接盛会,践行新一代绚丽的青春光彩。

  讲述人——亚运赞助商负责人方琴:

  创新定制  为亚运“锦上添花”

  ■见习记者  晏茹雪

  我清晰记得,2015年9月26日那天,杭州获得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举办权。亚运盛宴、全民共襄,每一位杭州人都为此感到激动,自豪与荣誉感深深包裹在我们心中。

  在这里生活了近20年,杭州已然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更是滋养我成长的沃土。能在“家门口”见证亚运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更荣幸的是,我成立的品牌——衣邦人在2021年成为亚运会官方正装服饰供应商,向亚洲以及全球传播中国服装定制新理念。

  我创办衣邦人的初衷,是为客户创造专属的“美学国度”并提供高品质定制着装选择。这次亚运会,我便想发挥我们在服装上的特长,为亚组委工作人员定制更好更优质的正装服饰,贡献我们的力量。

  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我们成立了亚运综合服务团队。在公司内部选拔优秀的资深着装顾问,为亚组委提供高效、便捷的上门量体和服装交付服务;在选品上严格筛选供应商,甄选优质面料品牌,为定制舒适的正装服饰打下良好基础;在订单品质管理办法基础上,增加质量抽验频次,保障正装服饰能准时高质交付……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2022年1月,我们向亚组委交付了首批正装服饰产品,却不巧遇到新一轮新冠疫情,我们的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当时,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紧急会议,多少次奔波往返于亚组委,多少次攻坚克难。5月,我们终于以最高质量、最优效率完成了剩余三批次正装服饰交付,获得亚组委的“点赞”。

  最高质量、最优效率的前提是技术过硬,我始终坚信数字化可以让产品供应链焕然一新。2020年3月,我们成立了国内首个相关领域的省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数字化、智能化应用让我们为亚运会提供正装服饰拥有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这次亚运会官方正装服饰,涵盖西服外套、西服长裤、西服裙、长袖衬衫、短袖衬衫、领带、丝巾等。在设计上,我们将最新时装流行趋势与职业装样式设计结合起来,把亚运会会徽、钱江潮头和赛道元素等融入其中,并运用了江崖海水纹,寓意着勇立潮头的时代精神和奔流不息的竞技魅力。

  不仅美观度得到了认可,我们定制正装服饰的设计理念,也与亚运会“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深深契合。通过“互联网+上门量体+工业4.0智能制造”新模式,不仅实现“零距离”服务客户,还有效解决“库存”这一困扰“环保”的痛点。

  我想,此次亚运会不仅是亚洲的体坛盛会,也是向世界展示杭州的机会。钱塘还有娃哈哈、顾家、松下、花西子等许多亚运赞助伙伴,借助亚运会契机,依托钱塘政策、人才、地域优势,大家共助亚运,加强企业合作,打通资源、携手联动,不仅能向亚洲及全球展现中国企业的风采,更能打响钱塘造的“金名片”。

  我是一名“新杭州人”,我深深地爱着这座城市。我希望,即将召开的亚运会能让杭州更加璀璨夺目!

  讲述人——运动达人娄建民:

  子承父业  轮滑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

  ■记者  徐思琦

  “天高路远,但看鹰击长空。轮转风驰,纵享速滑激情。”这是我的座右铭。从12岁喜欢上轮滑,到现在担任轮滑教练,我早已将对轮滑的爱融入血液里。

  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轮滑项目从少数人的爱好变成全民运动,从全运会到亚运会再到世青赛,一步步走上世界的舞台。这一切,离不开每一个轮滑爱好者、推广者的努力。

  作为钱塘轮滑冰雪运动协会创始人,我将轮滑教学、普及与推广作为自己的“第二事业”和一生的使命。我对轮滑的热情源自我童年的梦想,它让我的人生更完整。也是因为轮滑,我认识了自己的爱人,并生下儿子娄乾锟。

  2004年,我发现儿子的轮滑天赋不亚于我。于是,我开始慢慢将他也培养为一名轮滑运动员。事实证明,我看人很准。儿子在2018年入选短道速滑国家队预备队,并在浙江轮滑选拔赛上表现突出,成功入选浙江队。后代表浙江省轮滑队出征2021年全运会时,他还取得第五名的好成绩。

  如今,我与儿子并肩作战,为钱塘轮滑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随着轮滑项目进入亚运会,亚洲最专业的室内轮滑专业场馆在钱塘落成,我们的轮滑队伍从最初的天鹰轮滑俱乐部发展壮大到了整个钱塘区轮滑队。

  钱塘轮滑队目前有速度轮滑和自由式轮滑两种。我们每天开展系统扎实的轮滑训练,定期组织寒暑假集训,同时也带着队里的孩子们参加轮滑国家级以及省市区各级比赛。

  努力的训练,没有白费。在我们父子的共同努力下,钱塘轮滑队培养出了全国冠军以及无数个省、市级冠军孩子。与此同时,我们还为杭州市队输送了两名队员。这两名队员不负众望,在2022年浙江省全运会短道速滑上代表杭州市取得了两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

  轮滑是一份热爱,我愿意为此坚持一生。我和儿子想为钱塘轮滑队伍梯队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轮滑队员,也将继续积极投身到推广轮滑的各项宣传活动和相关轮滑赛事当中。

  这次亚运会,我对我们国家优秀的轮滑运动员有很大信心。我希望和亚运轮滑馆共同见证轮滑项目12块金牌的诞生!作为一名轮滑教练和轮滑运动推广者,我很荣幸能有机会看见在家门口举办顶级的轮滑赛事,预祝杭州亚运会举办成功!

  讲述人——场馆保障者蒋茶花:

  扮靓场馆  如同照顾我的孩子

  ■记者  何思源

  我是蒋茶花,是杭州美方物业保洁服务有限公司派遣至钱塘轮滑中心保洁团队的主管。3月6日,春日的暖阳照耀着钱塘轮滑中心这座造型酷炫的建筑。轮滑馆内,是精彩纷呈的迎亚运倒计时200天文艺汇演;轮滑馆外,是我的团队成员们日夜保洁的成果:白净的墙体、明亮的玻璃、干净的路面。在我们的努力下,窗明几净的亚运轮滑馆迎接着四海的宾朋

  我们保洁人员每天早上7点左右就会到岗,然后根据各自的任务,领取不同的卫生工具给轮滑馆“美妆”,下午5点下班。如果遇到轮滑馆承办一些大型活动,大家还需要加班加点,打扫场馆的角角落落,认真做好保洁消毒,为大小活动服务保障出一分力、尽一分心。赛场、通道、办公室、卫生间、停车场……作为保洁主管,我要对场馆内外的每一处负责。巡检的时候,我会仔细查看通道上是否有垃圾,检查卫生间的抽纸是否充足,停车场的地面有没有尖锐物体……这样的巡检,我基本上每天都要巡查四遍,走上三万来步。刚到岗没几天,我的脚底就磨出了好几个水泡。可巡查必须得继续,因为这座建筑和承载它的土地就像我的孩子,我希望它干干净净、安安全全,迎接每一个到来的客人。

  上周六,钱塘轮滑中心同时迎来了两个重大活动:“钱塘区365健康行动启动仪式”和“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迎亚运倒计时200天文艺汇演彩排。短短半天时间里,数千名小朋友和老师家长涌入场馆,我们的保洁工作量一下子就加大了好几倍。活动结束后,餐盒、包装袋等各种各样的垃圾整整放满了100多个垃圾桶,我们要在当天把所有的垃圾收拾好,用垃圾袋装起来送往集中处理点。由于垃圾太多,我和几个保洁人员因为长时间拖拽垃圾桶和垃圾袋,导致手腕有些拉伤,但我们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并在第二天就投入新的工作。如果说,场馆是为比赛服务的,我们就是为场馆服务的,服务好轮滑馆就是服务好比赛或者活动,所以在亚运会和重大活动期间,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尽职尽责。

  这次我们团队有幸参与到杭州亚运会的保障工作中,我们都兴奋不已。作为场馆运行的基础保障力量,我们一定会在杭州亚运会期间努力体现我们的价值。我们不是万众瞩目的主角,但只要能够参与其中,与整个轮滑馆保障团队团结一致、步调统一,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必将收获属于我们的荣誉。

  讲述人——公安干警张琳:

  冲在一线  守护亚运平安

  ■记者  王基诺  通讯员  董超君

  我叫张琳,今年40岁,2005年从浙江警察学院毕业后便一直担任办案民警,现在是钱塘区公安分局闻潮派出所办案中队的一员。这些年来,我始终坚守在打击违法犯罪、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第一线,以实际行动默默守护着辖区百姓的平安。

  亚运会举办期间,闻潮派出所将会承担起亚运轮滑馆的安保工作。为了不辜负组织的莫大信任,所里的全体成员都将全力以赴,绝不会在工作中出现任何差错。

  在我的记忆中,2020年9月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那天派出所接到亚运轮滑馆装修建筑工地负责人打来的电话,说工人放在工地西南角的十余根铝合金被人偷了,价值大概有3400元。然而,由于当时建设工地都处于开放状态,加上监控设施也没有那么完善,因此给破案增添了极大的难度。

  作为该案的主办民警,尽管困难重重,我并没有气馁。在视频组成员的帮助下,我扩大了侦察范围,调取了轮滑馆两个出口周边路段近两个月左右的监控视频,寻找可疑人员。经过和同事连续几天加班,我们终于发现了停靠在路口的一辆三轮车存有重大嫌疑。我们顺藤摸瓜,最终成功抓捕了3名犯罪嫌疑人。

  现在已进入杭州亚运会倒计时200天。为全力护航亚运,打赢亚运安保攻坚战,根据上级统一要求,接下来我们将统筹好赛事侧和城市侧各项工作,学深学透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开放办赛的实际情况,细化制定各类方案预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流程演练,强化社会面管控工作,严管严控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做好风险隐患的排查工作,加大突出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在实战中复盘提升,确保省会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