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发红潮涌 百舸争流正逢时 ——白杨着力打造“移民共治 全区首善”街道 2022年07月04日  

  ■文/严巍  彭爽

  崛起于滩涂,兴盛于钱塘,怀揣着打造“白杨家、中国心、国际范”的美好愿景,“及冠”之年的白杨信心满满,乘着时代的浪潮砥砺前行。

  精准发力疫情防控、扎实提升经济质效、加快改善生活品质、积极优化治理体系……在“逐红潮、创白杨”党建品牌的引领下,白杨人牢记初心、实干笃行,从党的光辉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行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扛起使命担当,以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定意志,踏实行走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放眼未来,白杨街道将强化“红色引擎”,扎实推进“服务入心”“资源入局”“组织入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不断以党建活力激发内生动力,绘就共享共富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打造现代化国际化都市型城区示范标杆。

  潮起:学深悟透定信念

  6月30日上午,500余名党员干部和代表参加白杨街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大会,听了一堂精彩的“七一”专题党课。这次党课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光辉奋斗历程,传达学习了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并为街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学深悟透方能坚定信念。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白杨街道将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除了定期召开的理论学习会与基层宣贯活动外,街道各级党组织还创新性地推出钉钉夜学、高校“红船”宣讲团进社区、微党课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扩面”。同时,持续深化“清廉白杨”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紧盯“四风”“七气”新动向,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力度,着力在街道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党建引领下的白杨,将接好历史的“接力棒”,走好脚下的“长征路”,勠力同心、开拓进取、奋发作为,锚定发展目标,不断夯实基础,为打造现代化国际化都市型城区示范标杆提供坚强保障,为钱塘区打造“钱塘幸福里”品牌贡献白杨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雁鸣:强根筑基锻铁军

  铺开白杨的“党建地图”,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街道重点打造的“东西南北中”、总面积近万平方米的5个街道级党群服务中心。各中心囊括了从少年成长、老年关怀,到青年创业、办事服务,以及常态化核酸检测等多元化功能,每天服务居民超300人次。“近年来,街道通过深化‘阵地沉入’‘服务沉入’,全面打通服务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街道还将打造“潮和石榴红家园”“白杨乡贤馆”等实体化阵地,通过阵地建设吸引更多的党员投身街道建设和发展。

  头雁领航,群雁竞飞。基层阵地基础不断夯实,基层的组织堡垒也愈加坚固。在壮大组织力量、磨砺白杨“铁军”的过程中,街道坚持“内生+外引”的原则,一方面依托“一社一品”评选、社区书记比武打擂、“群雁竞飞”社工培训以及“争星晋位·全域建强”“红领钱潮·夺旗竞跑”等载体,努力培育社区梯队、建强社工队伍,在全街道上下营造比学赶超、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为核心,与高校、产业平台、部门机关、企业、中小学、金融机构及海宁等兄弟地区共建街社校企党建联盟,通过开展红色基地参观、专题志愿服务等一系列党建活动,吸纳新乡贤、专家教授、在职党员等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凝聚党建合力。

  练为战,砺尖兵,一场实战见真章。4月18日,云涛联合社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14个社区、百余名社工及党员志愿者第一时间响应街道号召,连夜奔赴“三区”协助开展防疫工作,其间未发生一起交叉感染事件。今年以来,街道还在集中隔离点、高速卡口、防疫专用停车场等地成立临时党支部,累计发动1000余名党员志愿者参与全员核酸检测、卡口值守等疫情防控工作。在下沙东高速卡口,每天都有班子领导带头,机关党员干部共同参与24小时执勤检查,全力守好杭州“东大门”。

  “一名党员便是一面旗帜。近年来,白杨街道坚持在一线项目上建立临时党支部、流动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支持‘两个先行’建设的过程中,白杨党员将以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务实理性的姿态坚定前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扬帆:躬身力行解民忧

  晨曦微露,阵阵脚步声在社区内响起,成批的技术工人在楼房间疾步穿梭;黄昏日暮,老人与孩童们在小区广场玩耍嬉戏……这是白杨街道邻里社区日常景象,也是街道加快打造新时代技术工人共富标杆的一个缩影。

  在邻里社区住了14年的湖南怀化人吴洲敏便在这度过了青春年华,他坦言邻里社区就是自己的“第二个家”。最近,“家”中即将发生的变化让他格外欣喜——社区正在推进嵌入式幼儿园建设,还将在外围河堤增设羽毛球场和儿童乐园、开通“求知专线”校车等,“以后我家小宝能在家门口上幼儿园了。”吴洲敏期待满满。

  开办近十年的“小候鸟”暑期班、为技术工人父母“老漂族”举办的集体活动、连续17年不间断的除夕年夜饭……多年来,邻里社区党支部牢记嘱托,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深入实施“故乡再造计划”,通过多种方式解决技术工人的“后顾之忧”,不断夯实共同富裕基础,全力打造新时代技术工人未来社区样板。

  何以解民忧?唯躬身入局,力行致远。今年以来,街道强化“红色引擎”,聚力共同富裕建设,加快推进8大民生实事项目,开展全域环境整治,落实老旧小区改造、“一老一小”关爱等重点项目,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在努力满足百姓物质层面需求的同时,街道不断丰富文化供给,为群众创造更具参与感、融入感的精神家园。回首过去,街道已连续10年举办白杨街道文化艺术节,连续5年开设“晓白杨”艺术团课程,累计培育文体队伍120余支。今年,街道将继续举办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加大“晓白杨”艺术团等精品团队扶持力度,推动街道文体队伍数量、质量双提升,通过组织开展跨区域文艺演出,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持续推动群众文化繁荣兴盛。

  破浪:共治共享开新局

  俯瞰白杨,在朗琴社区,专门设置了境外人员服务站,工作人员热情回答外国友人的问题;在伊萨卡社区,“老骥护航队”发挥余热,冲在社区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在美达社区,一个个新生儿在襁褓之中便收到了来自社区的“诞生礼”……2022年,白杨街道总人口突破57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便有25万人,随着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治理触角不断延伸,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面对多元化、精细化的居民需求,如何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是街道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面对挑战,街道在全区“钱塘幸福里”现代社区建设思路的指引下,以“移民共治”为目标,深入实施“一群体一方案”,努力打造品牌型社区:在国际友人、外来务工人员、技术工人集中的社区,通过实施“中外连心”“故乡再造”“工匠培育”等个性定制方案,努力建设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加快打造新时代技术工人共富标杆;针对“一老一小”,街道在全区率先试点“智养钱塘”社区智慧养老,并着力推动“耆英荟”养老服务品牌打造与市级示范型婴幼儿成长驿站创建,努力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需求。

  与多元化的群体相伴的,还有区域版图大、小区形态多的实际情况。在开展精细化网格治理的过程中,街道持续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网格)党组织—楼道(微格)党小组”组织体系。近日,街道对网格再次优化,网格从原来的96个增加到235个,微网格从原386个增加到1050个,并按照“1+3+N”要求配齐网格力量并逐步调整完善网格党组织。与此同时,“毛细血管”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充,街道将楼道作为党建“最小单元”,建立386个楼道党小组,打通“微事微议”的治理微循环。在大北社区文汇苑小区,“以文汇邻”的主题楼道文化建设从“初心篇”“爱心篇”“同心篇”三个维度,生动诠释了党员的初心感言、志愿服务理念和同心共富的精神面貌,进一步促进邻里关爱、邻里互助。

  在完善网格治理体系的同时,街道积极推进全方位联动治理与渗透式数智治理,在全域推广社区党组织引领、小区党支部主导、业委会负责、物业服务、警务支撑、居民参与的“六方联动”治理模式,同时全力打造“1+X”全域智治系统与“小脑+手脚”1365警网协同机制,努力夯实“白杨家”的根基,真正实现“上下同欲,建好和谐小家”“内外同心,建好和谐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