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徐红燕 董笑瑜
年轻的钱塘区迎来一周年“生日”。值此重要时刻,本报收到了六位“钱塘人”的祝福,他们用最朴实的话语、最深情的告白,祝福钱塘。未来,我们一起爱且期待。
浙江理工大学教师
渠长根:千船竞发,使命高扬
作为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工作在钱塘,生活在钱塘。一年前,钱塘区横空出世。不仅仅是旧名新用,拂去烟尘,转身华贵,更是带着古老杭州的深厚底蕴和身份标识,浓聚千百年风采神韵于一身,脆生生脱胎为杭州最年轻的一个行政区。
一年来,钱江两岸,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不舍昼夜。一栋栋楼宇,迎朝阳而瑞气盈盈;一条条路途,伸志向而继往开来;一簇簇信息,覆全境而直达万户千家;一丛丛欢歌,抒豪情而通联工农商学……眼见的,是明媚的春光;手握的,是丰满的秋实;耳听的,是成功的喜悦;心欢的,是梦圆的追逐。
作为钱塘区的一名高校教师,我对钱塘区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这里有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有全省最为集中的大学知识群体,有育人养人的“围垦精神”,更有天下奇观钱塘潮。钱塘一片,一脉钱塘,海阔天空任驰跃、地廓人勤竞风流。那一幅图,横陈两岸,展示的是钱塘人民奋发有为的美好未来;那几座桥,飞架江滩,连起的是钱塘百姓共同富裕的前进方向;滚滚潮,洪波涌起,激荡的是钱塘儿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雄心壮志。再一年,一年年、一程程,有初心持守,则千船竞发向前,使命高扬;有蓝图吸引,必万千人才齐聚,宏图大展;有创新立足,定天地虚实并沛,新之又新。
钱塘轮滑中心接待业务领域主管
方霓虹:让更多年轻人落户钱塘
我来这里生活、工作、安家已经有10个年头了。心安是归处,他乡变故乡,我早已是钱塘的一分子。一路走来,我目睹了钱塘区日新月异的发展,见证了它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江海滩涂与农田,如今已成了美丽的现代都市。淳朴友善的钱塘人也让我更加懂得了坚强和感恩,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开放包容的现代星城。
我家住在钱塘区大学城北,刚来时,周边配套设施等都还未跟上。这些年来,钱塘区致力于增进民生福祉、造福百姓,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文化环境。如今,小区附近的配套设施都已十分完善了,幼儿园、小学、初中校区、杭州大学城北体育健身中心、卫生社区、商业综合体、公园等等应有尽有,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随着去年实现区政合一,钱塘区的各项资源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配置,更是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未来,我希望钱塘区经济快速增长,交通更加便捷,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总部落户这里,让年轻人有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居民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工作舒心,生活开心,能够获得更多幸福感。也希望钱塘区能够承接、举办更多的各种大规模会议和体育盛事,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一流新区。
前进街道前悦社区党支部书记
许维:“咱们工人有力量”
六年前,我就来到了前进街道,见证了这里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2019年,以产业立区的钱塘新区成立,也吸引了大批产业工人来到前进产业园区工作生活。为了向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前悦社区应运而生,并于2020年正式开始实体化办公,我有幸参与了社区的成立和建设,我也有幸成了为产业工人而服务的社区带头人。
去年,区政合一后的钱塘区开始选举区人大代表,在钱塘群众和产业工人的支持下,我也光荣地成了一名钱塘区人大代表。由于我的工作内容与产业工人息息相关,因此我十分关心产业工人所面临的生活需求。在没有成立行政区之前,这些来自企业工人的声音很少有机会向我们反映。而在行政区成立之后,政府和民众交流的机会更多了,沟通的平台和桥梁更通畅了,落地的基层民生实事项目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对我来说,我也能够为产业工人做到更多的实事,这让我充满了身为钱塘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未来,我希望钱塘区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希望更多的产业工人能够通过我们的工作在钱塘区获得幸福感与归属感。希望钱塘区能够从产业工人的切身感受出发,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让他们愿意把“第二个家”安在钱塘,成为钱塘人的一分子,为钱塘区的发展提供长远助力。
杭州世宝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员工
王敏:办好亚运会,提升一座城
2006年,我从学校毕业后来到这片土地,有幸见证了这十六年来钱塘区从沧海桑田到高楼耸立、从单一的产业功能区到区政合一的行政区的不断发展。我自己也通过不断努力,在区政府和企业的关怀和培养下,从一名基层工人成长为“浙江青年工匠”,在钱塘区落地生根、安家立业。
在我看来,钱塘区有着十分宜居的美好环境,也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自行政区成立以来,钱塘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土地规划管理面积扩展了,行政效率提高了,各项功能也得到了整合提升,为钱塘区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各类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善,新地铁线的开通让市民的生活出行更加方便,钱塘江两岸的步调也更加统一了。
在未来,我希望钱塘区能够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升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和基础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希望钱塘区能够出台更多的企业帮扶政策,吸引更多高质量人才落户钱塘,为钱塘区经济建设带来更多的源头活水。今年也是钱塘区的亚运之年,我希望杭州亚运会能够顺利召开,同时,通过办好亚运会提升钱塘区城市建设,早日建成“智涌钱塘·现代星城”。
蓝天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
蒋柏良:对未来更好发展充满信心
时光荏苒,转眼钱塘区已经“一周岁”了。从曾经寂寥的江海滩涂,到如今的现代宜居宜业城市,作为钱塘区的一分子,我深感这座城市的变化之大。一年以来,我们看到了崭新的“钱塘速度”。
2021年4月9日钱塘区正式设立,5月28日选举了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我有幸当选。这一年并不平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很多挑战,我很高兴看到大家团结一心,在面临这些挑战时都以慨然的姿态和充足的准备,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我作为区蓝天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也是一名人大代表,身处其中,更觉感动。疫情防控、防汛抗台,每一次带领志愿者们参与各项支援活动时我都会由衷感叹,组织有序、保障得力,这八个字就是对应急事件的最好答卷。每次穿上制服、红马甲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时,我都能看到,不管是同样加入志愿队伍的党员同志、普通群众还是现场需要支援的普通居民,都展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热忱。他们自发给工作人员、志愿者送来食物和水,在核酸检测、疫苗注射现场自觉排队,在面对突如其来地疫情时全力配合……我能看到,有这样的人民,足以让人对钱塘区未来更好的发展充满信心。
一年来的满意答卷已经书写,这座朝气活力的城市正向着未来稳步迈进,祝福钱塘区明天会更好,我们与你一起大步向前!
钱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驾驶员
高灵龙:幸福属于每一位爱钱塘的人
每天迎着朝阳,我驾驶着3166路公交车驶出站台,看着这座城市慢慢苏醒,迎来我们的乘客。有的是赶早买菜的居民,有的是背着书包洋溢着青春笑脸的学生,有的是着急上班的年轻人……这是一座充满烟火气息的城市,更是一片充满朝气的热土。
我驾驶3166路公交车已经4年了,这条线路很长,从江雅苑至下沙行政服务中心,跨越了一座桥,一条江。2021年,作为一名公交人,我有幸见证了钱塘区实现“公交一体化”这件大事,这是钱塘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的一次全局性变革,也是提升群众公交出行便捷度和满意度的一个生动实践。
钱塘区设区一年来,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如今,各项基础设施越发完善,尤其是在交通建设和交通服务方面,孩子们有了专属的“求知专线”,企业员工有了定制公交,还有可以直达家门口的地铁接驳线……越来越顺畅的交通出行,越发干净明亮的公交站台,更加舒适的乘车体验,都带给了居民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看着这些变化,作为一名公交人,更作为钱塘交通的一名参与者,我既高兴又自豪。
作为一座新城,钱塘区生机勃勃、容光焕发。我对钱塘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在区政府的积极规划和布局下,美好钱塘的画卷正缓缓打开,这是一座充满幸福感的城市,更是我们每一位人热爱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