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代表分享履职经验 2025年05月28日  吴宇翔

  本报讯(记者  吴宇翔)“只有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人大代表的职责紧密相连,代表履职才能做得准、做得深、做得实。”作为人大代表,要如何履职尽责、为发展建言献策?区人大代表周玉坤的一席话,让代表们深表赞同。5月27日下午举行的代表履职经验交流会上,周玉坤、刘敏、田平风三位区人大代表走上发言台,和大家分享他们的履职故事。

  周玉坤是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负责人、浙江开盛医药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钱塘生物医药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生物医药产业专业性强、技术壁垒高,政策的精准度直接影响发展质效。”秉持着“以专业人谋专业事”的履职理念,周玉坤与代表小组成员们充分发挥身处产业一线、具有专业能力的优势,围绕产业政策优化、企业难题破解,经常性开展专题讨论,撰写专业调研报告,积极为政府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助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截至目前,已形成60余条高质量建议,其中多条被纳入《“中国医药港”核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和有关助企纾困政策,成为助力钱塘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点子”。

  同样以特色联络站为阵地,努力做到“双岗建功”的,还有白杨街道云滨社区党支部书记、钱塘大学城人大代表联络站副站长刘敏。聚焦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刘敏全力发挥钱塘高校集聚优势和联络站阵地作用,通过开展“青年有话说”系列活动、组建联络站“青年议事团”等举措,收集来自青年学子的意见建议150余个,推动“青年学子创业起步”“科技园周边交通优化”等一批事项有效解决,让青年学子在亲身实践中沉浸式感受中国式民主,也为实现“青年在钱塘有为,钱塘因青年而兴”的双向奔赴贡献了代表力量。

  钱塘区航空航天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田平风则聚焦人才引育,提出了《关于深化政企校协同育人,培养高端制造技能人才的建议》等,有力推动区政府联合高校、企业共建产业学院39所,助推产业工人“厂门口上大学”“家门口学技能”,打通了钱塘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

  言者声情并茂,听者感同身受,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每一次与人民群众敞开心扉的交流、每一个富含民情民意的意见建议,其背后都凝结着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铮铮誓言和千钧责任。代表们充满真情实意的言辞,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也进一步鼓舞了全区人大代表的履职信心,凝聚了担当作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