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b.jpg)

_b.jpg)


■雷秋红 徐佳伟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重要窗口”打造五周年。今年以来,区经信科技局瞄准“全年旺”目标,全力推进工信经济指标攻坚、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等中心大局工作。
今年1-10月,钱塘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06.92亿元,制造业投资242亿元(全市第1),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50.3亿元,前三季度,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18亿元;获评2022年度省“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先进集体;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两大核心区和两大协同区;以全省第三成功夺取“浙江制造天工鼎”;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推进工作获“五星”最高评价,并获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全区R&D经费投入强度实现5.16%,创新指数达253.6,蝉联全省第5,居省第一梯队,并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三个季度均在省“315”工程晾晒中获评“五星”的区县。钱塘-龙游入围2023-2025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示范创建名单,获省级财政激励资金3亿元……
聚焦全域创新
打响“钱塘科创”金名片
创新,是推动本区企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钱塘在突出以科技创新为主抓手的同时,不断打造科创力量“大平台”、涵养科技人才“蓄水池”,以创新活力驱动全区创新动能。
新增45家“省字号”研发机构、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20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围省创新能力500强、16家企业上榜2023杭州市企业技术中心、9家企业上榜2023杭州市百强企业……一波又一波的好消息接连传来,映照出钱塘在创新主体培育上的决心与成就。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004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22家,新认定市级研发中心46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5家,其中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新增5家,占全省新增数10%,为全市以及全省第一;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家,新认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60家,以坚实强大的企业基础助力钱塘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
创新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大项目的“压舱石”作用不断凸显。“医学所、大飞机、重离子”三个科技强基项目为省“千项万亿”工程。今年年初就以“飞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的成功获批开好头、起好步。此外,中科院医学所二期项目成功升级为杭州首个、浙江第二个中科院中央直属所,重离子研发中心、重离子治疗中心也正建设火热。从数据上看,1-9月,3个强基项目累计投资完成3.4亿元,占全年投资额的140.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其中,医学所二期项目前三季度已完成全年投资的200%,让人眼前一亮。
科技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的同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等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牛鼻子”也被稳稳牵住。据了解,前三季度全区已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75亿元,增速71.4%(全市第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3亿元(全市第2),规上工业研发投入86.1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GDP之比)首破5,连续三年稳居全市第二。钱塘以明显的工作成效,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三个季度均在省“315”工程晾晒中获评“五星”的区县。
“三化、三盯、三强是我们扎实推进创新深化改革的关键。”区经信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目标任务的清单化、节点化及流程化推进,以“点、片、面”结合有效地提升规上研发投入;紧盯两化提升行动、高增加值企业、新招引项目,以一手抓“存量”一手抓“增量”,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再提升;强化宣贯培训、合同挖掘以及联动力量,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添砖加瓦,拉动技术交易额再上一个台阶。
再看钱塘科创,有高能创新企业,当然也需要有人才这一“活跃因子”的注入,以“博士入企·一年有约”品牌活动、“钱塘校融”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紧密结合本区社会经济需求,集聚起企业、高校、人才、技术、政策服务等创新资源,以产教共生共荣为全区科技创新注入澎湃活力。
做实提质增效 深化“助企惠企”精服务
何以持续激活本区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区经信科技局以优化制造业发展空间、营商环境等,多管齐下,用心提供全优服务。
持续深化空间腾换。聚焦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的实际需要,钱塘推进工业标准厂房及工业综合体建设,以强化土地承载保障来织密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网络。今年来,钱塘完成了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土地250宗,涉土地面积11452.85亩,已谋划和达药谷五期、六期等工业综合体项目16个,可新增产业空间409万平方米。
配合“一站式”服务,畅通“拿地”到“投产”各流程。区经信科技局强化与各部门协同,积极清除各类市场准入障碍,依托投资项目联审中心,实行项目开工前各类审批等事项联合办,从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到施工许可平均审批用时86.2天,位居省市前列。
注入金融“活水”,助力“硬科技”“好苗子”企业脱颖而出。今年2月,国家高新区成功获批科技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10月,创新积分在线平台正式上线,实现本区企业一键查询创新积分、一键获取可贷款额度、一键申请贷款支持等,开创性打通贷款“最后一公里”。
明确机制为企业“扶上马”。区经信科技局通过组建企服专班,开展综合统筹、问题协调、数智攻坚、企服宣传、督查考评等工作,迭代优化“企服新干线”,建设集8大增值化服务于一体的核心平台,实现企业精准服务智慧赋能。围绕科技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打造了“@创钱塘”品牌,提供6项增值服务,打造形成“一类事”科创服务场景,为企业提供整体性、系统化解决方案,构建全生命周期、全链条服务。截至目前,科创增值化累计共服务企业813家,线上线下办件量975件,办结率100%。先后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和新一轮千名干部助千企活动,深化“亲清”服务,有效促进助企纾困服务提档升级。截至目前,37家部门、599名区级助企员精准服务791家企业,累计走访11224家次;累计收集企业问题624个,其中已解决612个,解决率98%,满意率98%。
提升产业能级
发力“未来智造”新赛道
聚焦高质量发展,钱塘在产业立区的底色上争当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先锋。区经信科技局深入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抓手,结合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从钱塘五大主导产业出发,构建起企业间“链”的关系,打造产业间“合”的生态,在数实融合中推动本区产业生态圈提能增效。
今年,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成功入选第一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培育名单。其中,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钱塘的主导产业之一,以杭州医药港建设为核心,推出了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金融链、服务链“六链融合”发展模式,构筑了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不久前,钱塘迈出了从“杭州医药港”向“中国医药港”建设的脚步。“我们派驻了专人前往市经信局,深度参与制定《推进杭州‘推进中国医药港’建设方案》。”区经信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方案中明确以钱塘作为“中国医药港”核心引领区,加大建设力度和资源投入,未来5-10年,钱塘将在中国药学会、省药学会、省科协等各方鼎力支持下,全力打造“产业链最全、生态圈最优、集聚度最高”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奋力打造国内顶尖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与此同时,区经信科技局充分发掘各企业特色,多措并举为企业“延补链”。新材料产业数字化赋能对接会、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与整机应用企业对接活动、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赋能对接会……今年来,钱塘累计开展各类产业链对接和区产品推广活动94场,帮助吉利消化库存车辆数百台,推动广汽、零跑与多家区内零部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同时,区经信科技局组织申报并发布优质产品目录200余个,结合重点企业诉求动态增加,协调街道、国企等优先采购区产车、建材等产品,有效盘活了区内企业资源。区经信局辅以产业链上下游阶段性协同政策鼓励,使区内“链主企业”和上下游企业间有效构建起了协同创新体系,为企业提供了深化交流合作的契机,为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除了壮大本区特色集群外,钱塘正在狠抓“未来产业”发展契机,引导制造业变革重塑:
今年6月,钱塘隆重举办“2023中国元宇宙科技大会”,成立杭州元宇宙联盟,国家级智库资源——中科智库院士专家服务站杭州站落户钱塘;
8月,无人物流配送车、智能网联汽车在下沙启动试运营,成了街道上“最靓的仔”;
9月,亚运场馆外,数字安防、智能网联汽车为亚运保驾护航,亚运场馆内,无介质全息机器人、气味播放器等钱塘“智造”引各方关注;
……
制造向“智造”转变,是钱塘坚持产业立区。深入打造“515”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的必由之路,其中“1”就是要探索布局未来产业:
结合杭州医药港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抢抓合成生物学发展新赛道机遇,钱塘先后承办“合成生物学创新发展大会”等4场活动,吸引20位院士、200余名专家、1500名嘉宾参加,加快共建研发平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落地了全市首个“杭州合成生物学创新产业园”,钱塘还以“生物医药产业大脑”为突破口,探索数字产业治理和产业数据价值化新模式。今年来,生物医药数据产业价值化同柔性数据采集微系统、城市环境低空安全电磁防御系统等五项成果一并入选全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优秀案例。
培育建设“未来工厂”,引领钱塘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今年来,区经信科技局不断完善“未来工厂”配套政策,以打造智能化标杆为目标,着重聚焦数字化改造、互联网+、人才培育等,打造一批以新经济业态、工业设计及创新孵化器为核心的轻量化“云端工厂”,推动全区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目前,钱塘已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全覆盖,前三季度钱塘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18亿元,同比增长13.5%,居全市第2位,其中,制造业增加值达到95.9亿元,增长13.6%,增量居全市第一。包括今年刚入选的和利时在内,钱塘已拥有3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认定3家省级“未来工厂”和15家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认定19家市级未来工厂,数量属全市第一,“中策橡胶5G+智慧轮胎工厂”被认定为2023年度浙江省5G全连接工厂。同时,新增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数位列全市第二。
钱塘是省市重点打造的产业大平台,区经信科技局将深刻把握“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的重要要求,紧盯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绿色转型,持续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