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依卢
本报讯 走进河庄街道新创村,小巧的口袋公园环境优美,灰白相间的楼房被绿树掩映,如同一幅适居宜人的现代乡村画卷。村民们却说,前不久这些精致的“方寸之地”还是另一副模样。
“这是我们村的主要出入口,原来都是一些老旧房屋,破旧矮小,不太好看。”家住附近的赵阿伯是小村“变身”的见证者,“现在这里改成了一个小公园,傍晚还可以坐在石凳上聊天,改得好。”今年以来,河庄街道新创村结合钱塘区“微改造、精提升”工程,针对村口主干道脏乱差情况,进行了针对性改造。
村口是一个村庄的门面,更是小村历史沉淀的集中体现。在改造过程中,新创村保留了村口的特色绿植和历史氛围,对原有的老树加以利用。同时,通过合理的规划,加入村庄重要导览图、标识标牌、景点介绍牌……经过改造,如今从主入口进入,便能看到一棵陪伴村庄多年的老树与一座整洁的党群建筑相互呼应,有序的指引路牌配合小微绿地,将新创村这一处“方寸之地”变成了美丽的小公园。
不仅如此,新创村还在村中增设了多个停车位,在提升村庄颜值的基础上,提升了生活的便利与品质。
从细小处着手,开辟乡村新风貌。接下来,新创村将针对群众关注度高、改造意愿强、整治效果明显的区域小节点,实施进一步的微改造精提升工作,结合本村特色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使群众幸福感更具体、更饱满、更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