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公益组织贴心服务温暖社区居民 2020年12月09日  

  ■记者 张雨  通讯员 孟心仪

  “大哥,开开门,我们是志愿者,来帮你打扫家里卫生!”11月30日,蓝天公益服务人员前往义蓬街道春雷村,为贫困家庭打扫家里卫生。

  蓝天公益服务中心是新区社发局主管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018年成立后,从最初几十人壮大到如今拥有在册志愿者884人,随后内部又相继成立司法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应急救援大队、志愿服务大队、义警大队等团队,一旦接到志愿任务,队长立即发下通知,成员自主报名参与。“有些任务难度稍大,会有专业人员对志愿者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蒋柏良说道,而日常发动的志愿服务包括失踪人员的搜救、应急知识宣传、医院自助设备引导使用等多项内容。

  “用行动感化所有人,让全社会参与公益。”正如蒋柏良所说,该组织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在过去的11月份已进行9场,而12月份已有7场处于计划中。在册志愿者只需在微信群中报名即可参与这些活动,而路人通过微信小程序“志愿汇”申请加入志愿组织,填写志愿服务承诺书、参加志愿培训后即可成为在册志愿者。“志愿者必须先承诺,不求回报为社会提供爱心服务。”蒋柏良如此说道。

  其实在新区,类似的民间公益组织还有很多。近日被评选为3A等级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的彩虹邻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也是其中一分子。“我们既为社区也为居民服务,主要是为社区服务居民提供助力。”彩虹邻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马丽说道,由于邻里社区居民完全由外来人口组成,帮助这些“新杭州人”融入社区,改变其“过客”思维,成为该组织的重要任务。

  彩虹邻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自2016年12月起实施梧桐树故乡再造计划,针对青年、“老漂”和“小候鸟”,开展“小候鸟暑期班”、新杭州人成长关爱工程、百家宴等。“新杭州人融入社区的瓶颈在于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意识,我们利用不同环节,让居民在参与中增加社区认同感,将近5000名新杭州人从该项目中受益。”马丽说道,最近,中心承接了白杨街道2020年公益创投资助项目“邻里楼道议事角”,积极组建楼道小组,培养居民自我学习、自我服务的意识,打造集爱心角、植物园、老时光、漂流书报、楼道意见箱、居民风采展示区和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区为一体的楼道议事角。

  新区这些民间公益组织在悄无声息中影响着居民,为居民带去关爱与温暖的同时也感召引导更多居民加入爱心团队,每个人都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汇聚光和热,最终融汇成新区的文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