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逸柔 通讯员 牛嘉运
说起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逸集团”),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公司“一滴油到两根丝”的产业链发展之路。
这家由乡镇企业发展而成的大型民营企业,最初从纺织行业起家,后来迅速转型进入化纤行业。紧扣时代脉搏,21世纪初,恒逸集团再次向产业链上游发展,随着宁波PTA(对二甲苯酸)项目落地,正式进军石化行业。2019年“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恒逸集团文莱大摩拉岛(PMB)炼化项目正式投产,恒逸集团借此布局炼油行业,一举成为炼化一体化的石化企业。2021年恒逸集团首次上榜《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并在2022年蝉联。
在钱塘新区,恒逸集团控股包括浙江恒逸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逸高新材料”)在内的4家新材料公司,形成了“涤纶+锦纶”双产业链,竞争力与日俱增。
“我们主要产品有涤纶POY、FOY、短纤和聚酯切片。”据恒逸高新材料总经理助理邓年明介绍,公司日产量4500吨,年工业产值100亿元左右,带动当地约2000人就业。作为新材料产业链龙头企业,恒逸集团产量约占全国聚酯纤维市场20%的份额,恒逸高新材料下游合作企业遍布全球。
立足自身优势的同时打破传统,布局新兴产业,是恒逸集团格局不断升级的写照。针对客户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恒逸高新材料自主研发新产品,为新材料产业链创新、开放增添新动力。2021年以来,恒逸高新材料对涤纶短纤产品进行转型升级。降低传统棉型短纤等产品产能,生产更多可作为生产口罩、消毒湿巾等原料的水刺产品。公司还开发涡流纺纱技术,推出涡流纺用短纤,提升产品后道客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目前,在恒逸高新材料短纤产品中,传统规格短纤产能仅占10%,水刺、涡流纺等新产品占比达90%。凭借着成熟的开发能力,恒逸集团深度参与客户产品研发设计,在新材料产业链上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