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维 通讯员 陈之罕)这个夏天,高温仿佛开启了“超长待机”模式,热浪一波接一波,热得后劲十足。9月7日,我们迎来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然而,“秋老虎”还是盘踞不去,迟迟没有“归山”的迹象。
阳光刺眼,气温火辣,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昨日,我区气温一路高歌猛进,来到37.7℃。
不过,持续的“火力全开”中,“秋老虎”也会浅浅“松爪”,降温终于有消息了。
时至9月中旬,副热带高压不再如以往那般坚不可摧。北部高空槽正自西向东推进,将对副高造成明显打击;同时,南部受第16号台风“塔巴”外围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副高势力。在这南北天气系统的“夹击”之下,副高控制力预计将有所减弱,影响范围逐步收缩。
据区气象台预报,9月9日至11日,我区受西风槽东移副高减弱影响,有较明显阵雨或雷雨过程,雷雨时局部可伴有短时暴雨和7~9级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频繁上线的午后雷阵雨暂驱燥热,高温有望得到阶段性缓解,久违的“清凉体验卡”终于可期。届时,我区最高气温将跌至30℃出头,体感舒适度将明显提升。
清凉是短暂的。预计自9月12日起,“秋老虎”再度反扑,副高将又一次加强,降水条件转差,午后多分散性雷阵雨,最高气温将再度回升至高温线附近。而真正气象意义上的秋天,估计要等到9月底才会到来。
近期短时强降水与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频繁“组合出击”,请大家密切关注最新预报预警信息,出门随身携带雨具,若遭遇强对流天气请及时前往安全场所躲避。此外,本周后期“秋老虎”“卷土重来”,建议公众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及时补充水分,尽量避免午间长时间户外活动。饮食方面,公众可适当多吃一些防秋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尽量少吃辛辣、寒凉之品。起居宜早睡早起,作息守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提高身体对季节转换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