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能省一半的钱!电动自行车充电有“新招” 2025年01月14日  戴媛

  ■记者  戴媛

  最近,家住下沙街道仲外公寓的吴女士发现,小区楼下电动车充电换了新模式,从原来的按次收费变成了按实际用电量收费。“以前我在楼下充电都是按次收费,充一次么充不满,充两次又多余,不是很划算。现在都是充多少收多少,算了一下,我每个月充电花的钱能少50%左右,而且还不用关注这么多公众号。”吴女士对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价费分离”的新模式很满意。

  如今,电动自行车已成为钱塘百姓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尽管大街小巷分布了很多充电桩,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骑行需求,但参差不齐的充电价格却让民众对此颇有异议。

  为了真正打通群众使用电动自行车“最后一公里”,钱塘积极引导充电收费“价费分离”来降低充电成本,切实保障百姓权益。

  去年11月底,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正式印发,明确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原则上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实现充电电量单独计量和价费分离,即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应分别标示、分别计价,充电电费严格执行居民合表用户电价。按新规,钱塘区住宅小区将全面实现“价费分离”,按实际用电量进行计价,通过控制服务费,全面降低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费用。

  以吴女士所在的小区为例,其服务费为0.19元/度,她的“小电驴”充满电需要7-8小时,大概需要1.2度电,以之前按次收费计算,需要2元才能充满,而新的收费方式只需要0.8976元(每度电0.558元),省了一半多。“而且每次充完电,都能在手机上看到自己被收了多少电费和服务费,公开透明,用得放心。”吴女士对这个新模式连连称赞。

  “以往按时间收费的充电模式,群众消费时不知道自己充了多少电,收费存在不透明情况,同时一口价的模式导致大部分群众实际承担费用偏高。新模式实行后,充电费用明显下降。据现阶段统计,相比以往的按次收费,新模式收费普遍降低30%左右。”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让全区居民早日享受新规带来的便宜充电,当前,全区各部门、街道社区正根据新规,会同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及第三方设计运营单位,加快推进各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服务“价费分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