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干事者撑腰 为实干者护航 钱塘“五澄清”为11名党员干部正名 2023年04月10日  

  ■记者  陈奕钧  通讯员  庞东妮

  本报讯  “经过核查,认定举报王吉双同志的有关问题不属实。”近日,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员干部的共同见证下,区纪委区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公开为受到不实举报的王吉双澄清正名。

  事情的起源是一封举报信。此前,区纪委区监委收到举报,反映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直属二中队协管员王吉双在工程渣土领域管理执法中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收受礼金礼卡,影响执法公正问题。接到信访举报后,区纪委区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迅速开展调查。

  “我们立即对该问题线索进行了处置研判,通过组织谈话、实地走访、查阅资料、调取相关证据材料等方式,详细了解该同志的日常工作表现和参与工程渣土领域管理执法的情况。”区纪委区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调查核实,证实该同志在协助执法队员巡查及管理辖区渣土消纳场、渣土运输车方面均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参与辅助执法的案件处罚符合自由裁量权行使原则,未发现该同志有举报反映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情况。据此,该举报反映相关问题失实。

  为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区纪委区监委决定将澄清正名大会开到当事人所在的中队,同时组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干部职工参加,及时为其消除负面影响。会议现场,王吉双激动地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举报发生后,周围的议论声让我有些吃不消,这次为我澄清正名,我将放下思想包袱,认真干好自己的事。”

  为干事者撑腰,为实干者护航。自2022年以来,区纪委区监委强化“处置力”、打出“组合拳”,采取书面澄清、当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媒体澄清等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澄清正名工作,已累计为11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

  除此之外,区纪委区监委还通过采取“三个一”方式(制定一个回访方案、开展一次问题排查、落实一次谈心谈话),为被澄清干部“量身定制”暖心回访,及时跟踪了解回访对象思想状况、现实表现和工作实绩,做好澄清正名“下半篇”文章。同时,加强与组织部门的沟通协作,将澄清正名资料纳入党员干部廉政档案。“纪委的工作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澄清正名后,我放下了心里的‘疙瘩’,快速投入工作。”韩某某是钱塘首个被澄清正名者,后被提拔为区管科级干部。

  既要抓好澄清正名工作,又要抓好打击诬告陷害工作。在《钱塘区纪委区监委关于处置诬告陷害行为暂行办法》出台的同时,区纪委区监委开展“守初心、亮决心、暖民心、鼓信心”信访举报宣传活动,通过领导接访、现场咨询解答、分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如实有序举报。“接下来,我们将把容错免责、澄清正名和打击诬告陷害工作结合起来,旗帜鲜明为实干者撑腰,向诬告陷害者‘亮剑’,在钱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信访举报作为监督执纪的第一道程序、第一个关口,是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重要方式。现实中,失实信访举报客观存在,诬告陷害时有发生。如果被诬告的干部得不到及时澄清正名,会极大挫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干部不敢担当、不敢作为。

  区纪委区监委及时对失实举报进行澄清,消除负面影响,维护党员干部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我们党澄清是非、保护干部的鲜明态度,彰显了清风正气。还清白者以清白,让诬告诽谤者不敢肆意妄为,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护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担当作为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