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馨蕊 彭爽
一江碧水东流去,两岸宏图次第开。在钱塘白杨,“弄潮儿”精神在时代潮涌中被不断继承和发扬。从“向潮水要地,向海涂要粮”的拓荒围垦,到打造现代化都市型城区的时代新篇,白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华丽转身,在钱塘江畔筑起现代新城。
聚焦共同富裕,在高质量发展上再突破;聚焦城市规划,在高标准建设上再提质;聚焦民生改善,在高水平服务上再优化;聚焦数字改革,在高效能治理上再发力——迈上全新的赶考之路,白杨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奋力绘就共同富裕美好图景。
金秋十月,菊香满园,又是一年重阳佳节。值此佳节来临之际,白杨街道重点开展系列敬老活动,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人的关爱与孝心,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本期《白杨家 国际范》报道,我们走进白杨,感受浓浓的敬老情,看街道如何构建老年生活“舒适圈”,让更多老年人群共享社会红利、乐享幸福生活。
尊老敬老活动 让老年生活更舒心
“爷爷,您离奶奶再靠近点,看镜头笑一个,很好!”随着“咔嚓”一声,老人们脸上最美的笑容被定格在这一瞬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为增强辖区居民敬老爱老意识,切实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街道结合社会力量,为90岁以上老人上门拍摄“全家福”,老人们的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浓浓的幸福感在各家各户传递、蔓延。
同时,为让老人们进一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与温暖,街道还向辖区内1350名老人发放慰问金,街道负责人带队来到老人们的身边,送上橄榄油、牛奶等慰问品和最真挚的节日祝福。敬老爱老,言辞殷殷、关切深深,紧紧相连的心传递着温情与牵挂。
倾注爱老之情,笃行扶老之事。近年来,街道立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深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与管理,为提升居家养老设施服务辐射面,街道以“文化+养老”为载体,着力打造集生活照料、医疗保障、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并建立3家老年食堂、10个助餐点。目前,街道各社区已建有1家五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家四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街道已打造1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如何将养老服务更好嵌入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街道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在互助、普惠理念的指引下,街道引入第三方专业养老机构统一进行精细化运营,创建“耆英荟”养老服务品牌,致力提升服务品质。中心内设日间照料室、多功能视听室、康复保健室、书画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等功能室,吸引更多老年人“走出来、动起来、融进去”。同时,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定期举办观影、健康讲座、义诊、文艺汇演、便民服务等文体活动,为老年人营造温暖和谐的晚年生活。
爱老助老服务 让老年养老更放心
一场场敬老活动,深蕴着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浓浓深情;一项项助老服务,满载着对老年群体的深深牵挂。中心对高龄老人深入开展一系列助老服务,提供助浴理疗、就医陪护、打扫卫生等上门便民服务,成功探索出一条以街道为原点,为孤寡、困境老人提供精神关爱、权益维护、邻里互助等为老服务的“白杨之路”。
针对家中无人照料的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结合辖区老年居民的实际需求,精心推出“日托”“短托”两大类托养服务项目,以专业的设备、贴心的团队、智能的服务,让老年居民感受到家人般的呵护与温暖。老年托管服务的创建在进一步方便老人生活的同时,也为养老模式创新提供了全新的参考与借鉴。
“一个人在家里冷冷清清的,这里人多热闹,服务又很到位,太好了。”每当来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王奶奶总是笑意盈盈。在托管期间,像她这样的老人都配有长达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护理专员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服务。中心还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老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将老年人的体脂率、肺活量、反应时等14项体质指标检测统一归集于“智养钱塘”项目,高科技赋能智慧养老。在中心服务大厅内,全覆盖式的监控系统、紧急呼叫系统等现代化设备装置,为老年人在日常以及在突发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便利与安全保障。
关照老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需求,是白杨街道拓展养老服务的方向之一。作为特色养老服务项目,街道已连续10年为70周岁以上老人、重度残疾人、低保家庭购买家电统保服务。今年,已面向792户家庭发放家电统保卡。一张卡、一通电话,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第三方上门维修家电服务,让相关人群得到实实在在地方便和实惠。
最美夕阳,关爱护航。未来发展中,白杨街道将紧紧围绕“立足需求,服务为老;以人为本,与爱同行”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建设壮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引入高科技手段推动更多适老化改造,营造尊老助老氛围,为社区养老服务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老年人群乐享幸福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