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综合报道
前段时间,本报记者探访我区多地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发现大江东宝龙广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学附近商铺、杭申盛府广场等场所有部分店家落实防疫措施不到位,近日,记者再次来到上述三处被标为 表情的场所,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
12月16日10:40
大江东宝龙广场
记者再次来到大江东宝龙广场一楼处,立刻发现了原先无须扫码、测温即可点餐的华莱士全鸡汉堡店,已经在店铺门口设置了“小喇叭”,并正在循环播放防疫提醒。而放置在店铺入口处的桌子上也摆放了“场所码”及消毒洗手液。当有顾客进入店内时,店员会上前提醒其进行扫码测温。记者从店员处了解到,该店一般有两名店员值班,除饭点时段由于工作繁忙,两名店员都在厨房,其余时间段会固定一名店员在门口值守,提醒顾客做好防疫措施。
12月16日12: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学附近商铺
继之前暗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附近的一家“重庆小面”店铺后,当记者再次来到这家店铺门口时,发现两扇玻璃门上都张贴了“场所码”。在进入店铺后,点餐台店员提醒记者要先扫码核验才能点餐,在记者观察的十分钟内,发现该店所有工作人员都佩戴了口罩,未就餐的顾客也都规范地佩戴了口罩。
12月16日14:10
杭申盛府广场一楼世纪华联超市
记者再次进入杭申盛府广场一楼的世纪华联超市时,发现两位值班店员坐在收银台边聊天,全程没有佩戴口罩。超市内未见张贴场所码,顾客进店也无人提醒要扫码测温,但店内顾客均自觉佩戴了口罩。
通过暗访,记者发现大部分市场主体已经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整改到位。但仍有部分商户疫情防控意识淡薄,防控措施落实不细不严,希望各市场主体不断强化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各项防疫规定和要求,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